中國化工學會第十五屆全國超臨界流體大會在鄭州成功舉辦
2025年7月25-27日,由中國化工學會超臨界流體專業委員會主辦,鄭州大學承辦的“第十五屆全國超臨界流體大會”在河南鄭州隆重舉行。大會以“厚植超臨界流體技術,賦能新質生產力”為主題,聚焦超臨界流體技術在綠色化工、材料科學、能源環境、生物醫藥等領域的協同創新與跨界融合,吸引了來自全國學術界和產業界87家單位的450余位代表參加,共同探討超臨界流體領域的重大創新與前沿技術, 為超臨界流體技術創新發展擘畫藍圖。
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方向晨、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布興、中國工程院院士任其龍、鄭州大學副校長劉春太、河南省科學院黨委書記宋克興等嘉賓出席開幕式。專委會秘書長鮑宗必教授主持開幕式。
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方向晨在致辭中強調,大會主題精準呼應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部署,充分彰顯了超臨界流體技術在綠色低碳轉型中的重要價值。他指出,超臨界流體技術憑借環境友好、能效卓越、過程清潔的獨特優勢,必將成為引領化工范式變革的重要驅動力。

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方向晨致辭
大會主席任其龍院士在致辭中指出,我國超臨界流體技術已邁入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基礎研究不斷突破,應用成果持續涌現,裝備水平顯著提升。他呼吁與會者在 “夯實基礎,強化原始創新;貫通鏈條,加速成果轉化;培育英才,激發創新動能”三個方面凝聚共識,共同推動技術進步,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和科技強國建設。

大會主席任其龍院士致辭
鄭州大學副校長劉春太代表承辦單位介紹了鄭州大學的辦學特色、發展成就,以及河南先進技術研究院在超臨界流體技術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開發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他期待與會專家學者以本次大會為契機,深入交流前沿成果,共謀技術發展新篇章。

鄭州大學劉春太副校長致辭
作為協辦單位代表,河南省科學院黨委書記宋克興在致辭中表示,河南憑借豐富的資源材料優勢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愿與超臨界流體專業委員會、鄭州大學以及各位專家攜手,共同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生態。

河南省科學院宋克興書記致辭
大會特邀報告環節,由任其龍院士、許群教授、梁志武教授、劉志敏研究員分別主持。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韓布興院士、廈門大學劉剛教授、華僑大學陳愛政教授、北京大學張冠張長聘副教授、貴州航天烏江機電設備有限責任公司余應祥總經理、中國臺灣超臨界流體協會梁明在理事長、鄭州大學許群教授等七位來自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的院士和專家,圍繞超臨界流體領域重大創新成果作了精彩大會報告。







大會首次增設嘉賓論壇,7位專家深入探討超臨界流體與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新能源材料等前沿技術深度融合的可能性。此外,大會還設立四個專題分論壇,87位專家學者圍繞超臨界流體萃取與分離、綠色化學反應、二氧化碳利用與轉化、新材料制備等主題展開深入研討。

嘉賓論壇
大會閉幕式上,任其龍院士對會議進行了總結。他指出,本屆大會內容豐富、成果豐碩,為學術界和產業界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臺。大會不僅促進了超臨界流體技術的創新發展,也為兩岸化工同仁的深度合作提供了契機,為實現“厚植超臨界流體技術,賦能新質生產力”的愿景注入了新動能。

任其龍院士作大會總結
全國超臨界流體大會是中國化工學會超臨界流體專業委員會主辦的標志性學術會議。自 1996 年在石家莊舉辦首屆會議以來,會議每兩年舉辦一次,迄今已成功舉辦十五屆。大會旨在為從事超臨界流體領域研究、開發的專家和學者搭建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共同總結超臨界流體領域的研究和開發進展,探討超臨界流體技術在各個方向的應用前景,推動超臨界流體技術的工業化應用進程。新疆大學成功接過“全國超臨界流體大會”會旗,將于2027年在新疆舉辦第十六屆全國超臨界流體大會。

會旗交接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