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會場集錦】第12分會場:流程工業創新與過程系統工程再造分論壇成功舉辦
2025年7月14-18日,第12屆世界化學工程大會暨第21屆亞太化工聯盟大會在北京盛大召開。7月15日,由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SEG)和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PEC)共同承辦的第12分會場成功舉辦。本分會由孫麗麗、張來勇、葛慶峰、Costas Pantelides擔任主席,黃孟旗、魏斯釗擔任秘書長。約180名來自國內外的高校、科研院所及產業界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研討交流流程工業創新與未來發展。
分會場聚焦智能制造、綠色低碳發展,通過過程系統優化、工業流程再造,實現流程工業創新發展,打造新質生產力,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孫麗麗,帝國理工大學薩金特過程系統工程中心化學工程系Costas Pantelides教授,南伊利諾伊大學卡本代爾分校生物分子科學學院院長葛慶峰,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首屆國家卓越工程師獎獲得者、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專家張來勇共同擔任分會場主席并主持。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方向晨、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中油工程董事長白雪峰致歡迎詞,向出席論壇的各位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董事長蔣德軍作為特邀嘉賓參加。

圖1 12分會場全景
分會場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孫麗麗、帝國理工大學薩金特過程系統工程中心化學工程系Costas Pantelides教授、南伊利諾伊大學卡本代爾分校生物分子科學學院院長葛慶峰、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首屆國家卓越工程師獎獲得者、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專家張來勇、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寶平、科技部總經理黃孟旗、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技術總監李少鵬 、上海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陳劼、KBR公司烯烴技術總監Michael Tallman、華為2012網絡技術實驗室工業網絡產業標準總監李廣鵬、挪威船級社數字化服務部大中國區總經理黃昊、AVEVA公司Rajesh Nair、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高云虎研究員、北京華航盛世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總監況國華、中國昆侖工程有限公司芳烴專家豐存禮、清華大學葉曉俊教授、盧滇楠教授、中南大學劉偉教授、俄克拉荷馬大學Miguel Bagajewicz教授、薩拉曼卡大學Mariano Martin教授、日本東北大學Anqing Wang教授、南洋理工大學Xunyuan Yin副教授、韓國仁荷大學Hajeong Park、日本金澤大學Yugo Osaka、天津科技大學趙慶月等來自8個國家的27名專家學者進行精彩分享,其中,5人作主旨報告、10人作邀請報告、12人作口頭報告,圍繞流程工業創新與未來發展,聚焦智能制造、綠色低碳發展,既有基礎科學理論、前沿技術探索,也有在工藝設計、裝置建設、生產運行等方面的最新解決方案,充分展現了石化行業和流程工業的未來發展趨勢。
圖2 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方向晨致歡迎詞
方向晨在致辭中強調,流程工業的創新與系統重構代表著一次深刻的范式轉變,這對行業具有重大意義。他呼吁全球同行加強合作,積極創新,共同推動行業的未來發展。他指出,流程工業已進入一個兼顧技術突破和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期望本次分論壇能成為學術界與產業界交流智慧、共享知識并促進合作發展的高端平臺。
圖3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中油工程董事長白雪峰致歡迎詞
白雪峰在致辭中強調,流程工業是現代文明的基石、產業升級的引擎和科技進步的載體。當前,石化行業流程工業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計算機與工業軟件的應用顯著提升了研發與生產效率,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周期持續大幅縮短,裝置一體化、規模化趨勢凸顯,設計建造效率不斷提高,施工運營人員逐步精簡。同時,在新形勢下,行業轉型發展面臨新的挑戰,寄望通過本次論壇各位專家學者思維碰撞,共享研究成果,共同描繪能源化工行業的“新圖景”,積極尋找“第二增長曲線”,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圖4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麗麗在12分會場作主旨報告
孫麗麗院士在主旨報告中介紹了中國石化在低碳石化領域的技術布局和研發進展,重點討論了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在中國的產業化實踐。她強調,減少碳排放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任務之一。她指出,持續強化過程創新和推廣新能源使用,將有助于減少排放并提升生產效率。她還提到,CCUS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對于降低碳排放、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圖5 張來勇在12分會場作主旨報告
張來勇在《綠色低碳乙烯技術的發展與工業應用》的主旨報告中,向與會專家闡釋了加快乙烯技術低碳發展的重要性,系統介紹了中國石油在綠色低碳乙烯領域的研發思路、應用成果和技術進展,表示須從原料、工藝、燃料三方面協同發力,通過重點攻關高效節能技術、原料優化與多元化利用、綠色電驅與供熱技術,形成系列綠色低碳乙烯生產技術,從而實現乙烯工業深度減排。
圖6 Costas Pantelides在12分會場作主旨報告
Costas Pantelides在報告中探討了人工智能與先進控制技術如何推動流程工業從傳統自動化向自主化決策系統的轉變。他詳細闡述了這一轉變的潛力和行業發展路徑,提出智能化技術將進一步推動流程工業的智能化升級和效率提升。
圖7 葛慶峰在12分會場作主旨報告
葛慶峰發表了題為《煙氣/環境空氣二氧化碳捕集耦合熱催化轉化 實現二氧化碳有效利用》的主旨報告,詳細闡述了從煙氣及環境空氣中捕集二氧化碳,并耦合熱催化過程將其轉化為化學品的方法及可行性,為碳捕集及利用提供了前沿的技術構想。
圖8 孫寶平在12分會場作主旨報告
受蔣德軍委托,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副總經理孫寶平作了《賦能能源化工高質量發展 引領工程建設新工業化》的報告,系統介紹公司在能源化工行業的系列研發成果,并利完成了能源化工行業千萬噸級煉油、煉化一體化、芳烴、煤制油、甲醇制烯烴、天然氣凈化等一系列標桿工程項目,持續推動技術迭代升級;同時,針對行業高端、綠色、低碳、智能的發展要求,提出了行業轉型發展的思考和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思路和舉措,并對公司在引領工程建設行業新型工業化的思考和實踐進行系統介紹。
圖9 觀眾認真聆聽專家報告
本分會場為全球專家學者提供了一個廣闊的交流與合作平臺,共收到來自20多個國家的107篇學術論文,并通過嚴格的同行評審,最終安排了27篇現場報告和38篇墻報展示。約180名與會者現場參會,集中展示了流程工業創新和過程集成優化領域的前沿技術成果。通過深入的交流與討論,與會專家普遍認為,流程工業的范式變革需要產學研的深度協同,并且必須在全球范圍內加強交流與合作。與會者一致認為,行業發展應以“雙碳”目標為引領,通過全生命周期優化和智能化管理,構建高效、安全、可持續的新型生產體系。本次會議的成果將為全球化工學科的未來發展方向、化工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以及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的挑戰提供重要參考。